<
    然而两分钟过去了,郁棠还没有等到对方说话:“寒哥哥?”

    “他很乖,很漂亮,也很容易害羞。”

    郁棠被夸得耳尖红了,却很快垮了脸。

    慢着,这话怎么感觉那么耳熟,不就是陆寒舟在直播间里夸他的原话吗?

    [好友]小酥棠:寒哥哥你敷衍我!我不跟你玩了啦!!

    “没有敷衍,真心的。”陆寒舟说,“我觉得他那个样子很可爱。”

    虽然除了父母,是第一次有人把“可爱”这个词联系在自己身上,可郁棠就是觉得这个男人在敷衍自己。

    就算不是敷衍,也一定有什么事隐瞒他。难道……他认出自己是小酥棠了?

    郁棠心跳声渐快,又听陆寒舟稍显生疏地补充:“当然你更加可爱。”

    ……好吧没认出来。郁棠麻木地问:“我真的比挽棠予君还要可爱吗?”

    对方嗯声。郁棠继续麻木:“真的吗?”

    “不高兴了?”

    “……呵呵!”

    陆寒舟不厌其烦地重复真的。

    因为是涉及到另个人隐私的事,陆寒舟没有告诉小酥棠,他和挽棠予君其实是认识的。

    但在小酥棠坚持不懈的追问并绝对不告诉第三个人的保证下,陆寒舟还是简化地提了一嘴。

    当年是接送陆寒舟的司机为数不多迟到的一次。

    青春期情窦初开。才读初中的陆寒舟已经是引人注目的存在,到了放学离校后,隔壁学校的女生也会来要联系方式的程度。

    因为不想加她们的号码,也不想傻站在马路边,陆寒舟去了学校对岸的公园等待。刚进公园,看到个六七岁的男孩蹲在长凳上抹眼泪。

    别的小孩都在玩,只有他抱着膝盖埋头哭,身边还站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女人。

    母亲教育孩子也好,母子闹别扭也罢,陆寒舟都不在意,他向来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,从小便是这样。

    他只知道不在六点前写完校内作业,不按父亲的要求去做,会有麻烦降临在他跟他母亲身上。

    他坐到男孩左手边的长凳,翻出书包里的作业开始写,男孩的哭声并不大,陆寒舟半分没有受其影响。

    直到半张试卷写完,校服兜里手机振动,来电显示是司机。

    陆寒舟起身正准备离开,余光里瞥见女人忽然上前拉拽男孩胳膊,男孩音量顿时加大,像是被什么东西刺到,发了狠地对女人拳打脚踢。

    公园里不少人投去目光,女人讪笑:“小孩子考试考砸了,怕回去被他爸爸骂,又在闹别扭呢。”

    周围人选择相信。半个月前他们就看到女人带着这孩子在小区里遛弯,当时这孩子表现得还挺高兴的,和女人感情似乎也挺好。

    只有陆寒舟微微皱眉,他从女人看向男孩的眼睛里感觉到了违和感,一种监视般的眼神。

    “呜呜呜你根本不是我妈妈!我要找我妈妈!”

    “胡闹什么!”女人狠狠扇了男孩一巴掌,以为这样就能让着孩子消停。谁知这男孩居然和乖巧的长相不同,逮着女人的手张口就咬。

    在女人的惨叫和周围人的指责里,陆寒舟拨通报警电话。

    警车赶来,真相大白。原来这女人患有精神疾病,用“阿姨陪你去游乐园玩,带你去吃好吃的小蛋糕”拐骗了年幼的孩子。

    年龄摆在这,男孩再怎么没心没肺,跟不认识的阿姨疯完三天已经是极限。他扯了扯女人袖子,仰起脸天真地说“和阿姨玩的这几天很开心,但我现在要回家找爸爸妈妈啦,下次再一起玩”。

    被女人以“你爸妈最近忙,再过几天吧”的借口一天天骗了下去。最后甚至干脆说“你没有爸爸,你的亲生妈妈就是我”,并强制把男孩拘禁了起来。

    警局里,咬完人嘴边还沾着血迹的男孩死死抱住陆寒舟的腰,边啜泣边喊爸爸。

    被迫当一回老父亲的陆寒舟见他哭嗝打个不停,僵硬地替他顺着背,不确定他有没有把鼻涕弄自己衣服上。

    小男孩叫郁棠,是后来陆寒舟从急忙赶来的孩子父母口中知道的。小郁棠飞扑进父母怀里,回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直勾勾瞅着他,那张脸漂亮的,跟现在简直是等比例长大。

    那会儿陆寒舟不知道怎么想的,当着小孩父母的面问他,这回不喊爸爸了?

    小郁棠脸颊红得像只熟透了的番茄,趴在郁先生肩膀上小声说:“谢谢哥哥,哥哥你长得真好听。”

    ?

    时隔今日回想起,陆寒舟依然觉得当年那句“哥哥你长得真好听”很好笑。

    就连因为这事耽搁了,导致六点前没能完成父亲布置的任务,被省去了晚餐与隔天的早餐,竟也不觉得多难熬。

    或许也正因此,这段久远的记忆在他脑海里留下了。

    这么多年过去,小郁棠那时候还太小,恐怕早不记得这事。陆寒舟与那少年也没别的能扯上关系的机会。

    那孩子还反复强调自己是直男。

    目前陆寒舟对待郁棠的感情,更多的就是像他说的那样:“虽然他很可爱,但我只把他看做弟弟看待。”

    郁棠听完,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心情。

    大概他生性比较乐观,总喜欢往开心的方面想,确实像陆寒舟说的,他把这事给忘得一干二净。

    郁先生和夏女士认为他不记得是好事,免得留下心理阴影,只把“拐骗”说成了“失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