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9b9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越女主的小丫鬟 > 第222章
    为人师者总会因为这样的情况而觉得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如今顾明月这样的话反而让他念头有些通达,他尽量自己的本分,尽力去教导他们,他们能学到多少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,他也不必因此伤怀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想通了以后,丹夫子哈哈一笑,心情颇好,又点了一道杨梅煎茶。

    蒋媒婆那边聊得不算顺利,眼见着两边要争吵起来,正急得满嘴起泡,想要将两边安抚好。

    愈发喧嚣起来了。

    正聊着呢,忽然,一直没吭声的年轻男人站了起来望向门口:“石都伯!”

    蒋媒婆顺势往后头看了一眼。正巧见到一个少年人站在门口,身上还穿着甲胄,腰间挂着一把一看就锋利的窄刀。

    紧跟着,她一大早追着问的小掌柜就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她还以为是客人,准备收回眼神,就听见顾明月问:“你怎么来啦?”

    声音柔柔的,像是熟人。

    那位石都伯说:“正好路过,我来看看你。”

    回完顾明月的话,石青枫才看向站着的齐朗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齐朗只是打声招呼。

    石青枫之前的礼不是白送的,也因着送到了上头的心坎上,他的任职下来的还挺快,如今已经成了都伯,所谓的都伯,也是百夫长的官面称呼,如今他手底下管着百来个人,比从前的白丁要好上很多,大小也算是个官了。

    戎狄派人来和谈,军营无事可做,除了日常训练以外,他们这样的底层小兵就被安排着在城中轮值巡逻,防止有人趁机作乱,也有盯着戎狄的意思。

    石青枫怕顾明月才开了铺子手忙脚乱,也怕她被人刁难,特意找人把他的巡逻范围换到了这一块地方。

    齐朗是他手底下的人。

    石青枫还在熟悉他们,这会儿也只是打了声招呼。

    蒋媒婆便讪讪的,心里想法绕了一圈又一圈,愣是没敢再拉着顾明月问话了。

    陡然碰见上官,齐朗一家子声音也小了起来,再没了之前嘈杂的环境。

    顾明月却没放在心上,她从后头蒸好的糕点里头挑了些顶饿又好吃的,装在食盒里递给石青枫:“你在军营里头吃的是大锅饭,也不知道能不能吃饱,拿着点心,到了下午饿了就吃!”

    石青枫笑着问:“你就让我提着这个去巡逻?”

    顾明月瞪他一眼:“不行?不行就还给我。”

    石青枫立马把食盒藏自己身后:“当然行!你做的点心最好吃,这几天没吃到可想死我了,你不知道,军营里的饭是真不好吃……”

    他狠狠吐槽了一顿卖惨。

    其实他根本不挑食,也没有什么口腹之欲,军营的饭吃习惯也就习惯了,难不难吃对于他来说都一样,能填饱肚子就行,他也分辨不出来那些饭菜的味道怎么样。

    可唯有一件事他知道——他阿娘和顾明月做的饭,是天下最好吃的饭了。

    第95章

    等石青枫走后,丹夫子才看一眼顾明月,笑说:“你身后有人罩着,也难怪敢这么大点的年纪就出来开铺子了。”

    旁人以为顾明月只是被雇过来的小掌柜,可丹夫子看得明明白白,这店铺就是这小姑娘自己开的。

    来喝茶喝了这么久,他早就把顾明月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了,小姑娘实诚,有问必答,也从来不会掩饰什么——就比如她自己的奴仆身份。

    丹夫子看了一段时间,她也不会大大咧咧直接告诉别人自己从前是个奴婢,但若是有人意识到了询问她,她也不会刻意隐瞒。

    其实按照丹夫子的想法,她这样是很吃亏的,这铺子摆明了要做读书人的生意,可怎么说呢,读书人最清高,也最看重出身,那些身份贵重的人总是更容易获得吹捧,再不济,普通百姓靠着读书奋发前进也值得他们吹嘘。

    但奴婢出身——总是叫这些人看不起的。

    他自觉和顾明月的关系还算不错,好歹是老顾客了,也提起过这件事,可顾明月却说:“这是我的过去,没有什么不好承认的,我就是这样的出身,能不能接受是他们的事情,我并不需要否认呀,能接受我就接着做生意,不能接受我就不做他的生意了。”

    她是真觉得没所谓,被人议论又不会掉块肉。

    更何况她并不觉得自己的过去有什么好值得羞耻的,给人当奴婢能够保全自己,姜家于她而言是救星,而并非是一种耻辱,她喜欢三姑娘,从她出生以后,除了在河源村懵懵懂懂学到的那些东西,其余的东西基本都是三姑娘教给她的。

    她们两个亦师亦友,是那样的亲密无间,而这样的感情,不该笼罩着羞耻的乌云。

    她是自豪的。

    丹夫子听完她的话,只想叹气,但也并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话,反而还给她出主意:“你如今铺子已经开起来了,应该想法子扩大自己的名声,让更多的人能够知道这里。”

    这个顾明月倒是和姜云瑶一起想过。

    姜云瑶是现代的思想,那会儿的网络正流行什么网红店,她想的法子是请那些颇有才名的才子进店,旁人为了和他交际,自然也就会跟进来,人一多,里头就热闹了,名声也就打出去了。

    但顾明月想着,她这个铺子的规模并不算很大,其实接不下那么多的客人,并不适合大规模的交际。

    但姜云瑶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,她可以请一些文人墨客品尝茶饮,再请他们为自己的铺子题诗作画,增加铺子的知名度。